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收集3篇)

时间:2024-10-12 来源:

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范文篇1

食物消费变化的国际经验

一个国家人均食物消费水平的增长、食物消费结构的演变和食物消费总量的变化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考察我国未来农产品消费的演变趋势,我们选取了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阿根廷、巴西、马来西亚和波兰10个典型国家作为样本,分析这些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食物消费变化的经验事实。从这些国家食物消费变化的经验看,不同的国家在食物消费的偏好与消费需求的起点上存在很大差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价格的变化,食物消费的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不同,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进程也不同。尽管如此,各国食物消费的变化仍呈现一些共同的特征。

一是人均食物消费存在峰值。从食物营养水平来看,人均每日摄入的食物能量峰值在3000大卡左右。对不同国家而言,受食品偏好、产品价格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峰值大小的差异很大。在美国,人均每日摄入的食物能量峰值最高,约为3500至3800大卡。在欧洲国家,人均每日摄入的食物能量峰值较高,多数在3300至3500大卡。在阿根廷和巴西,人均每日摄入的食物能量峰值为3000至3300大卡。在亚洲的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人均每日摄入的食物能量峰值普遍较低,只有约2900至3000大卡。此外,不同产品人均消费峰值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低消费层次农产品的人均需求先增长、后减少、最终趋于稳定,高消费层次农产品的人均需求逐步增长直到趋于稳定。这样,对不同的产品,总体上就会分别出现人均需求稳定、增长和减少的趋势。不同产品的消费加总起来,总体上就可能呈现出先稳定,然后逐步增长并达到峰值,最后逐步减少的趋势。

二是食物消费结构发生重要变化。总的趋势是从低层次消费转向高层次消费,人们消费的农产品更丰富和多样化,对加工食品以及其他高价值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的附加值增加。早期的农产品消费增长主要侧重于数量,后期的农产品消费增长更加注重质量、花色、品种、品牌,但增长速度会有所放慢。与此同时,农产品生产供给的对象和需求来源也呈现多样化。一个国家的农产品生产既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而国内消费的农产品既包括来自国内生产的产品,也包括来自国外生产的产品。

三是粮食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粮食消费比较特殊,既包括直接用于食用的口粮,也包括饲料用粮、加工用粮和种子用粮等非食用的粮食。除了马来西亚以外,非食用粮食消费数量都超过食用粮食消费数量。在美国,非食用粮食消费量是食用粮食消费量的8倍左右,欧洲国家为2倍至4倍,阿根廷和巴西为1倍至2倍,亚洲国家为1倍至2倍。尽管人均口粮需求很快达到峰值,但由于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需求的变化,粮食需求的总量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我国主要农产品消费现状

近10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我国农业发展也逐步进入新阶段,出现了农产品供求两旺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消费已进入结构转型期。在消费上,城乡居民人均肉、蛋、奶、水产品和油脂快速增长,替代了部分传统主食以及薯类等副食,推动人均口粮和蔬菜消费从峰值回落,全国口粮和蔬菜需求趋于稳定。与此同时,饲料用粮、畜产品和水产品需求等却持续快速增长。

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全国人口持续增长,农产品供应增加,同时城镇化发展较快,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平快速提高,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改善加快,居民在外消费增加,粮食的非直接食用消费(饲料用粮和加工转化等)快速提高,我国农产品消费增长较快,人均农产品消费结构加快改变,农产品消费总量继续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农产品的消费是多方面的,由城乡居民食用消费需求和用作种子消费、饲料消费、农产品加工转化消费等其他需求构成。分析起来,现阶段推动农产品消费增长的因素,首先是人口增长,其次是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最后是农产品生产供应状况的改善、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企业的不断发展等。

从人口增长看,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尽管目前每年人口增长速度呈现逐步回落的趋势,但每年的人口总量仍然持续增长。人口增长所导致的需求增长表现为几乎所有食品需求都在增长,包括细粮、粗粮、食用油、食糖、肉、蛋、奶、果、菜等,这种增长是刚性的,农产品消费规模不断扩张。

从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看,目前我国农产品消费正在发生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农产品价格和收入增长是产生这种结构性变化的根源。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所导致的需求增长往往有增有减,增长具有较大的弹性,不同产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些产品需求出现峰值,加工食品、更有营养和附加值的食品将进一步替代初级食品,农产品消费的范围不断拓宽,农产品质量要求和精细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浪费增加,总体需求快速增长。

从农产品供应和加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基本建立起了开放竞争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很快,一大批农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拓展了农产品流通、加工和经营的渠道,为市场提供各种层次的产品,支撑了农产品消费的增长和结构转化,将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农产品消费需求转变为现实的市场需求。

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是未来推动我国农产品消费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物平衡表数据,到2009年,中国人均每日摄入食物能量为3036大卡,蛋白质为93.8克,脂肪为96.1克,食物营养水平与目前欧美先行国家仍有较大差异,但已经接近或相当于日本和韩国的水平。未来10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食品消费结构将快速升级,人均直接食用的口粮和蔬菜数量将略有减少,产品质量会有所提高。在人均油脂消费方面,目前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增长速度将放慢。在动物蛋白消费方面,全国肉、蛋、奶等人均消费将快速增长。

农产品消费的发展趋势

未来1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消费和农业生产发展仍将处于增长阶段。目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平衡关系从“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进入“基本平衡、结构短缺”阶段。总体上看,未来农产品消费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主要农产品消费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但不同农产品的需求增长将有所分化,人均消费有增有减,部分农产品消费达到峰值,一些农产品消费加快增长。

为了对未来10年我国农产品消费发展趋势进行定量预测,需要对一些基本情景假设进行设定。按照2012年的预测模型,这些假设主要是:我国GDP年均增长7.2%左右;总人口将继续增长,但人口增长率回落;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国家对农产品消费价格放开并进行调节,农产品消费价格上涨温和,保持过去10年的基本趋势。

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范文篇2

关键词:食品行业;食品专业;人才需求

1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充足的食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优质的食品是国民健康的保证,所以,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国家也已经将食品工业的发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道路[1~2]。

众所周知,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力发展我国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千万国民的健康营养。而国家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正肩负着培育这种人才的重任,目前众多职业院校的食品专业以培育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为企业培养出大批的一线操作技术人才,切实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此,本文对食品行业的紧缺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推动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近10年食品工业的总产值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从1997年到2007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从5317亿增长到24430亿元。

国内外经济学家公认:在未来5~10年内,中国将是全球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期间至少有1亿家庭(约有3亿多人口)将进入年收入l万美元以上的行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由此看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空间非常大,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的前景也是乐观的。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六大趋势将是有机化、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和国际化。中国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振作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同时,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我国食品工业现状的分析与探讨,能够很好的把握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加快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

3我国食品工业从业人员情况及食品专业毕业生从业情况

依据2007年食品工业年鉴的数据,当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从业人员为200~300万人,在全国的食品行业中随机抽选20家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表3和表4。表2是20家大中型食品企业从业人员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企业的人员主要还是大中专及以下学历,主要从事生产操作。表3是食品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从业情况,大部分毕业生都从事一线生产操作。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食品专业就业不存在市场饱和问题。很多企业现在还紧缺高级管理人才及生产、销售人才。表4是食品企业目前的人才需求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企业现在急需管理型人才,其次,则是生产操作及销售人才。

4我国食品专业未来人才需求预测

当前,我国的食品工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进行调研发现,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岗位类型发生了变化,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理、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4.1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

1996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显示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首次攀到了第一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1997年至今,我国食品工业的产值始终在GDP总量中占第一位,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调查发现,企业所需的食品人才中生产操作人员、销售人员的需求比较大,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食品企业的职位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生产操作工、销售人员、食品检验工、食品制作工、食品包装工、一线QC、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这几个岗位。

4.2提高食品的营养与安全作用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食物结构将迅速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现代食品加工行业必须改造传统的食品生产方式,进行食品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食品质量和减少营养损失,为人们提供大量经济、安全、高质量的食品。

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2005年9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食品生产加工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必须取得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的资质,食品检验人员实行职(执)业资格管理制度。通过对业内有关人士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人才缺口达80万。因而,培养优秀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的人才势在必行,功在千秋[3~4]。

5对职业院校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人才培养需要符合行业需求,要适合企业口味,学校在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加需要更多创造实践、实习实践的条件与机会[5]。

5.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学校应该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针对食品行业人才岗位的需求,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调整。根据现代食品企业需要生产操作工、食品销售人员、食品检测工、一线QC、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等实际,调整课程的设置,将《食品工艺》调整为《果蔬加工》、《粮油加工》、《酿造酒工艺》、《软饮料工艺》和《乳品工艺》等工艺课程,同时增加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2实施“双证制”教育

为适应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的要求,将“双证制”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本专业学生必须取得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实施校企合作,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及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黄卫萍,杨昌鹏,农志荣.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探析[J].广西轻工业,2007(6):109~111

[2]张有林,华.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4(1):139~141

[3]任迪峰,王建中,张柏林,等.面向21世纪高等林业院校食品专业发展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6(1):18~21

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范文篇3

关键词:水果;蔬菜;加工处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S255.3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水果和蔬菜生产大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果蔬加工业已成为果蔬种植业规模化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营养与自身健康。而果蔬汁饮料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易为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研制与开发营养性、功能性果蔬饮料是消费市场的客观要求,是饮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果蔬加工的新趋势。[1]本文对国内外果蔬加工业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1果蔬加工研究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从粮食和动物性食物中获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以满足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热能。而果蔬则是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等的主要来源。

果蔬是季节性很强的易腐烂食品,通过加工可延长其贮藏期,调节地区余缺和季节余缺。目前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利用新鲜果蔬汁调配或加工成果蔬饮料,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防病及抑制癌细胞的形成和发展均有很好的作用。将果蔬加工成果蔬粉,添加到其它食品中形成一种独特新颖的保健产品[1-2]。

果蔬加工主要包括采后预处理、贮藏保鲜、精深加工。[3]

2国外果蔬加工的新趋势

美国利用核果类的种仁中含有的苦杏仁生产杏仁香精;利用姜汁的加工副料提取生姜蛋白酶,用于凝乳;从番茄皮渣中提取番茄红素,用以治疗前列腺疾病。日本将芦笋烘干后研磨成细粉,作为食品填充剂加在饼干中,增加其酥脆性和营养性,加在奶糖中增进风味和营养;将胡萝卜渣加工后制成橙红色的蔬菜纸,色彩丰富且可直接食用。在新西兰,弥猴桃皮可以提取蛋白分解酶,用于防止啤酒冷却时浑浊,还可以作为肉质激化剂,在医药方面作为消化剂和酶制剂。由此可见,无废弃开发,已成为国际果蔬加工业新的热点[4]。

2.1复合保健浆果粉

美国国际阿泰密斯公司开发生产的“福托素留逊”果蔬加工品,是用有功能性的浆果类原料加工制成的。它用已知有强抗氧化性、抗炎症性和抗癌作用的浆果为原料加工而成,产品中含有大量功能性成分,如花色素甙和其他多酚类化合物成分,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有益作用,很受消费市场欢迎。

2.2营养酸橙粉

新产品“真空冻结干燥酸橙果汁粉12409”是含果汁固形物55%的、有纯果汁营养成分和香味物质的加工制品。这种柔顺爽滑果汁粉产品可用来取代浓缩的液体产品。用于强化木瓜、芒果、桃、油桃、浆果类、甜樱桃等各种水果加工品的风味强化和减少褐变反应。此外还可以添加利用在色拉调味汁、调味液、加味酒、香辣料、糕点、甜食和饮料生产中。

2.3干燥李子酱

以水果为基础加工制成的脂肪替代干燥李子酱具有优良的保健性和功能性,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焙烤食品中。一些焙烤食品可利用干燥李子酱的保湿作用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利用李子酱产品的营养功能性成分还可以改善焙烤产品的营养均衡效果和营养价值。已知这种李子酱富含天然状态的山梨糖醇、果胶和苹果酸等营养组成,对提高焙烤制品的天然性和营养价值有积极意义。

2.4果蔬提取物补充剂

最近,futureceutcaLs公司开发生产并在市场上推出了各种以果蔬原料制成的营养功能性制品。其中“维他蓝莓提取物”产品已经判明含丰富的有助于提高记忆能力和学习认识功能的花色素甙成分和抗氧化成分。“高活”是大量含有天然抗氧化成分和植物活性成分的膳食补充剂产品。

2.5天然番茄复合物

以色列LycdRedNatureProductties公司开发生产的商品名为“Lyc-D-Mato”的天然番茄复合物,经加拿大研究人员试验证明具有防止骨量流失和促进骨细胞生长的作用。这种天然番茄复合物除主要功能成分番茄红素外,还含有天然维生素和其他植物性营养素,具有预防骨质疏松症等功能。

2.6葡萄酒浸苹果片

最近,Tree-Top公司开发生产了一种苹果片新产品,它是用低水分的天然甜味的苹果片浸渍在红葡萄酒提取物中加工制成的。红葡萄酒提取物中的多酚化合物成分有减少患血管疾病和癌症危险性的功效。这种提取物能增强苹果片的功性,更好地提高肺部功能,减少患发癌症的危险性。

2.7水果低热量甜味料

据卡路里控制协会研究指出,以水果原料诱导制造的低热量甜味剂脱氢查尔酮是具有砂糖甜度200~2000倍的高倍甜味剂,是柑橘皮中含有的类黄酮化合物衍生的而得的无热量甜味剂。另一种甜味剂是“新脱氢查尔酮”,它的甜度是砂糖的1500倍左右,主要用于口香糖、糖果、果汁和健康食品中。美国已批准允许在焙烤类食品、饮料、口香糖、冷冻乳制品、糖果和沙司类食品中应用。

3国内果蔬加工趋势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果蔬生产第一大国。但果蔬产品含水量高,容易腐烂,现阶段我国新鲜果蔬腐烂损耗率,水果达到30%,蔬菜达到40%―50%,而发达国家损耗率则不到7%。目前我国果蔬产品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传统的果蔬加工方法如罐藏、腌制等已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出现了新的果蔬加工趋势:

3.1果蔬功能成分的提取

果蔬中含有许多天然植物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如蓝莓被称为果蔬中“第一号抗氧化剂”,它具有防止功能失调的作用和改善短期记忆、提高老年人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等作用。红葡萄中含有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防止动脉中血小板的凝聚,有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还具有抗癌作用。坚果中含有类黄酮,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聚、抑菌、抗肿瘤。柑桔中含有胡萝卜素等,能抑制血栓形成,抑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南瓜中含有环丙基结构的降糖因子,对治疗糖尿病具有明显的作用;大蒜中含有硫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癌、抗氧化等作用;西红柿中含有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前列腺癌、消化道癌以及肺癌的产生;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消除人体内自由基;生姜中含有姜醇和姜酚等,具有抗凝、降血酯、抗肿瘤等作用;菠菜中含有叶黄素,具有减缓中老年人的眼睛自然退化的作用。从果蔬中分离、提取、浓缩这些功能成分,制成胶囊或将这些功能成分添加到各种食品中,已成为当前果蔬加工的一个新趋势[5]。

3.2果蔬的最少加工

不对果蔬产品进行热加工处理,只适当采用去皮、切割、修整等处理,使果蔬仍为活体,能进行呼吸作用,具有新鲜、方便,可100%食用的特点。最近几年此方法在我国广泛使用,如用于胡萝卜、生菜、圆白菜、韭菜、芹菜、土豆、苹果、梨、桃、草莓、菠菜等果菜。与速冻果蔬产品及脱水果蔬产品相比,更能有效地保持果蔬产品的新鲜质地和营养价值,食用更方便,生产成本更低。

3.3果蔬汁加工

近年来我国的果蔬汁加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果蔬加工生产线,采用一些先进的加工技术如高温短时杀菌技术、无菌包装技术、膜分离技术等。果蔬汁加工产品的新品种目前有:浓缩果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减少贮藏、包装及运输的费用,有利于国际贸易;NFC果蔬汁,不是用浓缩果蔬汁加水还原而来,而是果蔬原料经过取汁后直接进行杀菌,包装成成品,免除了浓缩和浓缩汁调配后的杀菌,果蔬汁的营养高、风味好,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果蔬汁产品;复合果蔬汁,利用各种果蔬原料的特点,从营养、颜色和风味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制,创造出更为理想的果蔬汁产品;果肉饮料,较好保留了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原料的利用率较高[6]。

3.4果蔬粉加工

将新鲜果蔬加工成果蔬粉,其水分含量低于6%,不仅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减少了因其腐烂造成的损失,而且干燥脱水后的产品容易贮藏,能大大降低贮藏、运输、包装等方面的费用。且此种加工对原料的大小没有要求,拓宽了果蔬原料的应用范围。果蔬粉能应用到食品加工的各个领域,用于提高产品的营养成分、改善产品的色泽和风味以及丰富产品的品种等,主要可用于面食、膨化食品、肉制品、固体饮料、乳制品、婴幼儿食品、调味品、糖果制品、焙烤制品和方便面等[7]。

3.5果蔬脆片的加工

果蔬脆片是以新鲜、优质的纯天然果蔬为原料,以食用植物油作为热的媒介,在低温真空条件下加热,使之脱水而成。其母体技术是真空干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果蔬风味食品,由于保持了原果蔬的色香味而具有松脆的口感,低热量、高纤维,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不含防腐剂,携带方便,保存期长等特点,在欧美日等国家十分受宠,其前景广阔。

3.6谷―菜复合食品的加工

谷―菜复合食品是以谷物和蔬菜为主要原料,采用科学方法将它们“复合”,所生产出的产品其营养、风味、品种及经济效益等多种性能互补,是一种优化的复合食品,如蔬菜面条、蔬菜米粉及营养糊类、蔬菜谷物膨化食品、蔬菜饼干、面条、面包、蛋糕类食品等等[8]。

4果蔬渣的利用现状

果蔬汁的加工已成为国内外果蔬加工的趋势,对所产生的果蔬渣的利用同样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内容。目前,国内外利用果蔬渣资源的情况如下:

在我国实际的果蔬饮料加工中,往往有大量废弃物产生,如风落果、不合格果以及大量的下脚料,如果皮、果核、种子、叶、茎、花、根等,有较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果这些废弃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利用,不仅将造成浪费,而且还会严重污染环境。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在国外果蔬生产加工已经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单就蔬菜汁而言,已经占有市场35%的百分比;同时在企业生产线上大多配有烘干设备及其他相应的下脚料处理设备,因此,这些下脚料可以及时被烘干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利用,大大减少资源浪费,增加经济效益。

果蔬渣中含有大量高价值的可利用物质。这些物质转化成商业产品或者作为深加工的原材料或是添加成分与其他物质一起制成新产品。尽管目前的分离和循环利用加工的花费较高,但大量食品生产中的残渣具有加工的利用价值,并且适合分离和循环利用。例如以下对果蔬残渣的三种不同的利用方式:a蔬菜新产品生产中残渣的浓缩,得到果汁和烘焙食品中的多功能成分;b固体发酵的生物转化,蔬菜残渣作为唯一的培养基进行蔬菜香料的生产;c蔬菜残渣转化有用物质,废水处理的生物吸附[9]。

厌氧降解已被证实为处理多种类型如液态和固态的有机废弃物的方法[10]。如半连续的混合嗜温管状厌氧降解用于检测果蔬渣转化为生物气的能力。发酵时间和添加料的浓度在废弃物的降解程度上被检测。发酵时间在12~20天、pH值在6.8-7.6之间变化对发酵能力没有影响,但是,发酵时间低于12天会抑制产甲烷的微生物。通过改变给料的浓度从8%-10%(总干重)可以抑制整个反应器的性能。管状发酵器中,给料浓度6%,发酵时间20天,75%的果蔬渣转化为含量为64%的甲烷[11]。果蔬渣经过两个阶段的嗜温厌氧降解与单一阶段的在相同产量下不如单一阶段简单,如进行前出水处理则要好于单一阶段的厌氧降解[12]。

随着天然食品抗氧化剂代替合成抗氧化剂的兴趣越来越浓,已经刺激了对蔬菜资源和原材料的研究用于新型抗氧化剂的产生。尽管多酚类物质并不唯一,但是它是主要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的植物复合物。另外,对于天然和合成的抗氧化物质其他的生物特性如抗癌症、抗突变、抗过敏、抗衰老已经被报道。农业加工中的不昂贵的残渣资源完全可以进行抗氧化复合物(主要是多酚类物资)的提取。

目前,对于绝大多数的蔬菜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还较少见,这些残渣被丢弃或用于动物饲料。由于残渣的低质量导致其运输费用和销售问题,因此就要改变对其进行应用概念,如作为建筑材料或转化概念像堆肥和生产沼气的应用。由于蔬菜渣中较低的能量价值和较高的水分含量,所以焚烧并不是有效地利用方式。对于所有的蔬菜渣最重要的一点是提取其呈香物质[13]。如日本弘前大学农学生命科学部与日本果品加工公司共同研究开发,从苹果渣等果渣中提取出浓缩天然香料,这种香料同合成香料相比,富含天然果香味而且新鲜,使人有愉悦感,可用于果汁饮料、化妆品、芳香剂、绿色食品中[14]。

果蔬渣的微生物生物降解处理,生物处理方式是基于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生物降解废弃物益处在于:a减少果蔬渣的体积;b控制果蔬渣的生物毒性并使得果蔬渣与其他体系相适应。对残渣进行生物处理,首先进行评价不经过前处理的培养基的微生物降解的有效性,然后建构有机废弃物生物降解的半自动化消化设备,最后研究适应其培养条件的微生物特性,得到降解能力较强的微生物[15]。

总之,我国果蔬饮料与国外果蔬饮料相比,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品品种少,质量差。在生产过程中,忽视对营养功能性因子活性的保持和调配,因此,不能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加入WTO后,要与国际市场接轨。果蔬汁饮料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为了确保国产果蔬汁饮料占领市场,必须提高我国果蔬饮料的科技含量,在增加产品的营养性和功能性方面下功夫[16-17]。

参考文献

[1]刘勤生.我国蔬菜加工与流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0,(3):1-4.

[2]盛国华.国外功能果蔬制品开发新趋势[J].江西食品工业,2004,(2):36.

[3]何琳.果蔬加工技术与产业化[J].广东农机,2002,(1):15-17.

[4]国际果蔬加工新趋势[J].长江蔬菜,2003,(2):56-56.

[5]我国果蔬加工呈现新趋势[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5):39-39.

[6]刘传富,董海洲,宋晓庆等.膳食纤维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1,(11):15-17.

[7]廖小军.果蔬加工技术四大趋势[J].江西食品工业,2002,(1):46-47.

[8]牛广财,孟宪军,周丽萍.我国果蔬加工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2):61-62,65.

[9]王卫东,何伟,刘静敏等.复合膳食纤维粉的研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14(2):38-39.

[10]王宝英,王莉,王立福.麸皮面包的功能性及工艺探讨[J].食品科学,1997,18(9):18-21.

[11]李秀花,马正伟,高竹琦,肖荣.复合纤维素与烟酸肌醉酷降脂作用的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00,29(1):31-33.

[12]王遂,刘芳.高活性玉米膳食纤维的制备、性质与应用[J].食品科学,2000,21(7):22-24.

[13]张国治,刘景顺,何健.大豆蛋白―纤维粉在面包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1998,13(3):44-47.

[14]钟耕,王自永,赵竹娟,徐明项.纤维食品的研制[J].中国粮油学报,1995,10(1):38-40.

[15]姜福林,张华,石太渊等.果蔬饮料现状及市场前景调查研究报告[J].辽宁农业科学,2003,(6):15-18.

【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简述碳循环(收集3篇) 2024-10-13

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收集3篇) 2024-10-12

爬山写景作文 爬山写景作文600字细节描写片段 2024-10-12